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聚焦

曹妃甸:“明日之城”的今日之“祸”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09-02 15:10:08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曹妃甸,从默默无闻的小岛到成为被寄予厚望的经济引擎,到如今陷入债务漩涡,只用了十年时间。在跌宕起伏间,这座“明日之城”难掩今日的尴尬和窘境,正等待着转机的出现……
  调整发展方式或现转机  受曹妃甸建设项目烂尾影响,近年来曹妃甸工业区的投资呈现下滑态势。2008年,曹妃甸工业区完成投资327.6亿元,增长36.6%;2009年,曹妃甸新区完成新增投资1023亿元;2010年,完成投资额下降为1000亿元;2011年,完成投资额下降至600.9亿元;2012年,进一步下降至600亿元以下。  对此,有经济学者认为,曹妃甸的产业布局是重型化的,而且正赶上中国开始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阶段。中等收入国家的概念是,国民经济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过去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基本都建起来了,剩下的只不过是修修补补和提升的问题,不需要大规模消化基础能源和原材料,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开始从物质消费转向第三产业的服务消费。而这将对曹妃甸布局传统产业造成巨大冲击。  然而,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看来,曹妃甸之所以陷入千亿级烂尾债务危机,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的政绩冲动和GDP考核的利益驱动。曹妃甸的问题在于,当地政府本想以首钢集团搬迁到曹妃甸作为大力发展重工业产业的核心,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当时正逢国家的货币政策变宽松,投资4万亿元启动内需,因此做了大规模投资的计划。但没有想到的是,之后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受钢铁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市场影响,曹妃甸的开发无法按原计划进行,从而导致大量项目烂尾。  事实上,在我国货币政策从极度宽松走向稳健发展的过程中,曹妃甸所面临的现状恰恰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一个缩影。“曹妃甸要发展,关键是看主导产业能否持续发展,能否拉动地方经济。即使曹妃甸融资成功,如果不能走一条发展之路,也是不会有前景的。”黄震说,“曹妃甸想要改变现状,首先要调整发展方式。”  黄震建议,曹妃甸可以尝试从输入型产业发展模式转变为内生型产业发展模式。目前,曹妃甸计划打造的以首钢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就是一种输入型产业发展模式,需要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煤电、物流等相关产业。但是如果曹妃甸能够转变思路,以国家产业调整为导向,努力培育可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的新兴产业,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会快速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或许就不会陷入今天的困局。  “当初,曹妃甸如果能利用自身资源发展旅游业和水产养殖业可能会更好。”黄震说。而艾顺军在与记者谈到曹妃甸的资源优势时也曾说:“在成立曹妃甸新区之前,唐海县素有北方鱼米之乡之称,盛产水产品,有11个农场、2个水产养殖场,而且造纸业也很发达。但是填海造陆后,只剩下了2个水产养殖场。”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