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09-02 15:10:47
2008年12月,在意大利举办的“传统与现代艺术设计展”国际设计大赛上,中国设计师曹伟所设计的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中心的麒麟湾商业街,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完美结合赢得最佳设计奖。曹伟说,他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是想让意大利及国际设计家有机会认知中国的设计和传统文化,“我的心愿是在将来能够保留更多的自然与传统。”
国际建筑界权威杂志《Architectural Review》主办的世界青年建筑师奖,是目前国际上最权威、最具挑战性的青年建筑奖之一。从1999年以来,中国设计师在该奖项上的业绩不错,获奖者包括香港建筑师张志强、俞孔坚、李晓东。2007年,中国奥运项目水立方和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在世界青年建筑师奖评比中分别获二、三等奖,可谓实至名归。不难看出,中国设计师走俏国际的共同要素在于他们对中国文化与建筑本身、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中国设计师、中国美院建筑学院院长王澍。早在2010年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王澍即以“衰变的穹顶”获得特别荣誉奖。2012年,王澍荣获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权威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1983年曾获得这一奖项,但土生土长的中国建筑师获奖还是第一次。此次获奖被视为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据报道,王澍设计作品时主要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灰色石块和木头,将中国传统与建筑相结合。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在说明获奖原因时称:“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中国设计师融入国际的过程也是中国建筑设计步入国际化的过程。面对中国设计师越来越浓郁的国际范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妄自菲薄与浅陋地滥用中国符号都不是中国设计该走的路。真正走向国际化,更多的是要体现东方文化的深厚内涵,让文化背景自然地在作品中体现,而不是刻意迎合部分西方人口味。“中国设计将在这十年间蜕去对西方设计的膜拜与模仿,转向通过创新给源自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注入强烈的中国特色,从而开启一个崭新的中国设计时代。”德国媒体的这句评价十分中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